球探比分直播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运城要闻
一个字,多少金?——夏县探路爨文化特色旅游品牌
来源:运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20 07:16

  夏县有个爨村。

  “爨”,据《说文解字》释义,是炉灶,是族名,也是地名。

  “爨”,太难认也太难写,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辨识度、独特的品牌张力。“爨”村——这个全国独一无二以“爨”命名的村子,能不能锚定这个承载深厚中华文脉的象形字,蹚出一条文商旅融合的新路子?

  以文引流:

  一个字就是一个世界

  村口大门上溢彩流金的“爨”,入村主干道两旁数百面旌旗上的“爨”,村中心广场百米形象墙上恢弘大气的“爨”……

  置身爨村,俨然“爨”的世界。村党群服务中心及各家各户门上对联别具一格,均以独特的爨体书写。爨体诞生于隶书楷书过渡期,保留了刀耕火种的粗粝,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令人过目不忘、充满遐想。

  “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爨”字古音读quàn,当地读音保留古音,后经世代简化,衍生出“全”“寸”“串”“川”等写法。

  爨村,位于夏县城北两公里处,当地口语称其为“劝村”,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字形复杂被改为“全村”。球探比分直播:爨村村名的由来,一是“炊爨说”,相传是汉初名将韩信攻打安邑获胜后火头军扎营之地;二是“姓氏说”,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爨襄接受安邑附近封地而得名。

  “四海同爨,全球一家”。爨襄被视为史载首位“爨”姓人物,其部分后裔南迁云南,逐渐融入当地白族、彝族先民群体,进而形成“爨人”部族。云南曲靖的“二爨碑”——《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详细记录了爨氏世系、入滇始末等内容,是研究爨氏家族政治、文化的珍贵资料。《爨龙颜碑》的碑文内容与《新唐书》等历史典籍互相印证表明,爨氏一族祖籍河东。已成为知名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名村的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的“爨里安口”(后称“川底下村”),也是由明朝初年夏县移民建成。

  夏县历来重视爨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去年10月,爨村入选首批《运城市市级地名保护目录》26个千年古村落之一,爨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进入新阶段。

  “我们筹资数百万元,以打造古村落标志村和乡村振兴样板村为目标,高标准建设爨文化广场;依托自媒体、新媒体平台,开展爨文化系列活动。同时,通过搭建‘文化寻根’平台,进一步提升了爨村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原说。

  爨文化源远流长,爨文化大有可为。眼下,爨村正谋划着在村北原址上重建曾被损毁的“文房四宝”砖雕奇景,赋予这个千年古村落球探比分直播:“看点”。

  以旅聚势:

  一个字就是一份底气

  今年“五一”假期,以爨文化为特色品牌的农家小院——“爨友之家”,凭借独特的文化氛围与原汁原味的农家美食,成为热门打卡地。

  “那几天,我们的生意异常火爆,除了周边各县群众,北京、云南、广西等地游客慕名而来,日均客流量比平时翻了一番,许多游客提前数天预订包间,接待电话也应接不暇。” 爨村村民、“爨友之家”农家小院负责人冯燕说,“特别是,一个42人的广西游客团体,对小院的爨文化赞不绝口。他们一头扎进小院,吃地道农家菜,学本土面食手艺,真是不亦乐乎!”

  “爨友之家”位于爨村腹地,古朴典雅的门头设计匠心独运,匾额上用爨体书写的“爨友之家”遒劲有力。穿过门头,爨文化主题的影壁上,巨型“爨”字赫然醒目,两侧是“四海同爨 全球一家”的标语,既呼应了爨氏宗亲血脉相连的理念,又传递出包容开放的文化态度。院子里,以“爨龙颜”“爨宝子”“爨炉”“爨舍”等命名的各个包间韵味悠长,其内部都以爨文化为格调进行装饰,桌椅摆件采用古朴的中式风格,营造出舒适且富有美学韵味的用餐环境。

  而最让游客赞不绝口的,当属小院返璞归真的农家餐饮。小院坚持使用本地新鲜食材,烹饪方式也保留了农家传统做法,水蒸老豆腐、粉浆饭、柴火炖土鸡等农家特色美食,让游客品尝到记忆中的乡村味道。“特别是,我们面食制作传承传统工艺,从揉面、擀面到切面,每一个步骤都由我和妈妈两人手工完成。”冯燕说,“此外,游客们不仅能品尝到劲道十足的椒叶油饼、花卷等,还能亲自参与面食制作过程,体验面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爨友之家”,是爨氏宗亲认祖归宗的栖息地,也是本土特色餐饮文化的展窗。基于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村委会正利用村南闲置的4亩土地,再造一个“爨友之家”。“这个‘爨友之家’,占地面积更大,空间布局更为广阔,在功能品类上更是焕然一新,新增烧烤、星空民宿等项目,更好满足各类游客的全方位需求。”高原说。

  以旅聚势,底气十足,这份底气来自“爨友之家”的“食”,还来自文化活动的“味”。

  去年10月,夏县爨文化研究协会成立不久,就受当代中国毛爨体创始人毛广淞之邀,出席在京举办的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爨体书法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夏县3名知名人士分别当选该委员会副主任和副秘书长职务。

  今年1月22日,爨村利用闲置房屋打造的毛广淞爨体书法艺术馆正式挂牌,标志着两地在爨体书法合作上迈出关键一步。“授牌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爨体书法爱好者汇聚这里,为村民书写了300多副爨体对联,那场面可真是盛况空前。”高原说,“近期,县政府将邀请毛广淞来夏县开展专题讲学活动,还将以山西(夏县)卫夫人书法大会为契机,开展全国爨体书法展览交流活动。”

  特色活动频频,文旅底气十足。今年春节期间开展的“我在中国爨村过大年”文明实践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别样年味,领略地方风情;“五一”假期轮番上演的4台文艺晚会堪比视觉盛宴,让各地游客趋之若鹜……

  以商增值:

  一个字就是一股“财气”

  在爨村西北部,挖掘机长臂挥舞,运料车往来穿梭,由运城富港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爨村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建设正酣。

  作为一家深耕食品行业多年的企业,富港公司长期与北京、天津、河南等多地知名食品企业保持密切合作,有着独特的市场优势。此次牵头产业园建设,为项目注入了强劲的专业力量。

  “目前,我们已购置了80种生产设备,将在这里生产江米条、雪花酥等47种特色产品,年产值预计2000万元以上。”运城富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卫华说,“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园将发挥优势,加快开发具有融入‘爨’文化特色的系列农副产品,如以‘爨’字命名的爨饼、爨茶、爨酒、爨油等。”

  “这座基于爨文化底蕴的产业园,正汇聚多方资源,成为特色产业新引擎。为推动产业园项目落地,村党支部积极作为,争取到县政府扶持资金70万元,并成功招商引资1000万元。”高原说,“项目于去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办公大楼和直播间已交付,预计今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届时,它将成为集农产品加工、仓储、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利用是最好的保护。聚焦以商增值,除了建设特色食品产业园,爨村还以爨文化为核心IP,通过“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市场参与”三方联动模式,将沉睡的闲置房屋唤醒为特色旅居小院,探索出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东有风景秀丽的瑶台山,南有潺潺流淌的红沙河,离县城仅1公里——凭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爨村党支部、村委会正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将5座闲置宅基地改造成康养小院。“这些小院根据地势高低错落布局,既保留了乡村的原始风貌,又融入了现代的康养理念。目前,院落改造正稳步推进。”高原说。

  除了康养小院,爨村还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投资120万元建设的50亩日光温室采摘大棚,种植草莓、甜瓜、西红柿等供游客采摘,预计9月建成;开辟15亩“爨田认养·共享菜园”项目,供市民以播种、浇水、施肥、收获的生动体验打造别致的都市田园。

  在爨文化广场西侧,长93.3米、宽7.6米的“夏爨美食”一条街已完成场地清理,即将开工建设。“美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为美食注入灵魂。”高原说,“投资200万元的美食街区共规划24间商铺,业态规划上聚焦爨菜、古爨面点、粉浆饭等本土特色美食,并特别规划了爨文化长廊,系统展示爨氏溯源、爨文化发展、文字演变、村情民俗、文商融合等内容。我们就是要千方百计做好做活‘爨’文章,把旅游做成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爨”,难写的字;“爨”,值得的事。用足用好用活“爨”资源,做优做美“爨”产品,做大做强“爨”产业……“爨”,可谓一字千金、万万金!(杨红义 柴瑜竟)